目的地搜索
专题编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编研 >> 正文
档案里的师大故事:以史鉴今 以文化人——讲述师大历史系文物室建设
2024-09-19 08:27  

档案里的师大故事: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我校历史文化学院文物室自20世纪60年代初建至今六十余年以来,充分发挥了辅助教学高质量培养历史学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本期“档案里的师大故事”将带您一同感受文物室建立与发展的艰辛过程,感受其深邃的文化魅力。

以史鉴今 以文化人——讲述师大历史系文物室建设

中华民族以悠久的历史著称于世,灿烂的古代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数量巨大的历史文物。历史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之一,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和创造精神,是祖国历史发展进程最具说服力的见证。1959年10月,经天津师范学院党委研究决定,由任子庸院长任命历史系主任张贻宝同志(时年39岁)负责选购、收集历史文物,建立历史系文物室(现为历史文化学院文物室)。

张贻宝先生曾亲身经历过开国大典,毛主席那一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激励着他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奋斗付出毕生心血。他治学严谨,有深厚的史学功底,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特别注重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结合,重视文物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对历史文物和物质文化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功力。任子庸院长深知其才,委以重任。自1959年10月至1963年10月四年间,张贻宝先生奔走于京津两地各文物市场(文物采购之处计有:天津天祥市场瑞宝斋、黄家花园委托店文物部、滨江道委托店、劝业场南宝古斋、艺林阁;北京韵古斋、荣宝斋),遍访收藏名家,先后购得各种文物1800多件。其间任子庸院长以及早在二三十年代就已名闻史学界的历史学家李泰棻先生(1963年至1964年曾在我校历史系任教)都曾与张贻宝先生一道去天津瑞宝斋、艺林阁等处选购文物。青年教师康德民也曾协助张贻宝先生多次去北京韵古斋等处选购文物。后来这批资料成为文物室的主要藏品。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成为重要的文物典藏,在学校的发展中愈加显得珍贵。

在建设历史系文物室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将家中珍藏的文物无偿捐赠给学校。例如,周乾溁老师捐赠了两轴清代早期恽南田花卉、王翚山水画;何朔老师捐赠了数百枚历代铜币。

   1964年,根据当时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指示,地方院校的历史系解散,文物便由历史系文物室(八里台校区原外语系教学楼)转至图书馆(八里台校区老图书馆——礼堂西侧)。

1979年,历史系恢复重建,全部文物复归历史系保管、使用。再建后的文物室设在六里台校区北教学楼三楼(一间约60平方米的教室)。

1996年至1997年,在天津市文化局文物处的关心指导下,学校领导大力支持,拨发专款、增加面积,文物室得以扩建重修,面积增至120平方米。所有文物经天津市文化局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书画鉴定专家刘光启、邢捷、李凯;玉器鉴定专家云希正、施俊;青铜器鉴定专家朱凤翰、陈雍;陶瓷鉴定专家徐静修、张安鸽)逐一鉴定,部分馆藏被认为属于文物精品。

1997年秋季,装修一新的历史系文物室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展出。张贻宝先生为文物室的扩建重修捐献了自己仅存的两件珍爱文物:清初顺治年间的一名进士使用过的一方端砚和一枚家传的祖上五品官顶戴水晶珠。张先生又亲临文物室为师生细说新陈列的四百余件文物的来龙去脉及其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张贻宝先生为学生讲解文物

1998年8月李海涛教授与张贻宝先生在文物室前合影

张贻宝先生手稿

1999年,张贻宝先生病逝。弥留之际已不能言,而意犹未尽,家人呈纸笔,先生艰难书得三字:文物室。其景其情感人至深,永难忘怀。

   2007年4月,历史文化学院(原历史系)文物室得以重建,五百多件文物分别列为石器、玉器、青铜器、陶器、瓷器、书画、杂项七大类,在400平方米的大展厅里陈列展出。这些文物反映的时间跨度涵括了自远古至明清、近现代上万年之久,其种类之多、文物之精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充分肯定。

文物室自20世纪60年代初建至今六十余年以来,充分发挥了辅助教学高质量培养历史学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同学们从琳琅满目的精美文物中体会着我们祖先所经历的漫长而又极富创造性的历史进程,似乎聆听到他们在诉说着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刀耕火种的艰辛,钟鸣鼎食的繁奢,金戈铁马的喧嚣,琴棋书画的神韵……古老的文物透析出生命的火花。这些火花不断激发着同学们新的思考和爱国主义热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激发全校师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希望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文物室今后更好地发挥以史鉴今、以文化人作用,希望师大学子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为建设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注:

张贻宝(1920.1-1999.10),男,河北玉田人,汉族,别名受之。1938年考入滦师,1942-1946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后先后任中学教员、教导主任、校长。1959年调入天津师范学院,任历史系主任、副教授,后担任图书馆长工作。1979-1982年任天津市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曾两届受聘为天津市文博系列高评委。著有《中国古籍史概要》《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我国发明火药及其外传》《从<西游记>看唐玄奘取经的真实历史》等。

文字参考馆藏档案资源、《天津师范大学50年》、李海涛教授手稿等,图片来自馆藏照片档案、李海涛教授捐赠照片档案,感谢历史文化学院党政领导及李海涛教授对本文的认真审阅和宝贵意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提出批评。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418 | 邮箱 :tjnudag@163.com